
近年來,貴溪市以產業發展、企村共贏為目的,堅持高位推動、村企互動、典型帶動、民企聯動,全面深入推進“萬企興萬村”行動,積極引導全市民營企業和商協會投身鄉村振興工作。
一是高位推動,促基礎夯實。成立由市委常委、統戰部部長任組長的行動工作領導小組,形成領導小組牽頭抓總,市委統戰部和市工商聯統籌協調,職能部門、鄉鎮和村組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。制定出臺《貴溪市“萬企興萬村”行動實施方案》,明確工作目標、突出工作重點、落實工作責任。2022年,召開專題協調會議3次,及時會商解決“萬企興萬村”行動推進過程中的相關問題,實現協調聯絡常態化,強化政府、企業、村委會三方聯系,為全市民營企業參與“萬企興萬村”行動提供保障。
二是村企互動,促合作雙贏。不斷提升“萬企興萬村”行動質效,摸清村企底數、了解村企實情、掌握村企需求,多次召開村企對接座談會,圍繞自身優勢、資源稟賦、產業現狀、發展愿景等方面深入交流,按照因村因企因地制宜的結對原則,落實37家民營企業與37個村精準對接,實施產業幫扶項目18個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6個、就業扶持項目12個、智力扶持項目1個。通過搭建農民與農技專家人才交流、學農聯合創新、不同服務主體協作平臺,切實幫助村組解決就業難、銷售難等問題,不斷開創企業、村集體、農戶、社會多贏新局面。
三是典型帶動,促產業發展。引導、鼓勵各類經營主體培育發展產業項目和進行基地建設,擁有特色產業項目18個,帶動650戶家庭發展產業、1000余名脫貧勞動力就業,人均產業增收2140元。例如,彭灣鄉積極探索“公司+農戶+合作社”模式,流轉貧瘠農田6000余畝,用于建設種植基地,2022年已種植紫山藥800余畝,2023年計劃種植5000余畝,2024年計劃種植1萬畝至1.6萬畝,“產才”融合助推綠色高質量發展實際效應日趨顯現。
四是民企主動,促鄉村振興。充分發揮本土企業優勢,以“以強帶弱、項目牽引、資源整合”為手段,引導企業家發揚新時代贛商精神,實施定向幫扶、助群所需,主動參與民生實事和社會捐助。例如,周坊、金屯、泗瀝等地基層商會積極開展獎優助學行動,2022年對家庭經濟困難、品學兼優的學生結對資助資金達500余萬元。同時,借助平臺優勢和地理優勢,積極向本地群眾宣傳企業,有效緩解企業用工難問題,各幫扶企業共為結對行政村居民提供了1700余個就業崗位,讓群眾在“家門口”就能找到心儀的工作,走出了一條政府搭臺、村企抱團、群眾共贏的鄉村振興發展新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