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年來,贛州市南康區圍繞民主黨派“四新”“三好”重要要求,聚焦增強民主黨派的歸屬感、凝聚力等問題,堅持整合優勢資源、創新工作方式,構筑“思想引領、組織保障、協商民主、服務社會”新高地,全力支持民主黨派奏好“同心曲”,努力開創多黨合作事業新局面。
構筑政治引領新高地,奏好凝聚思想“共鳴曲”。始終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,持續強化思想政治引領,鐵心硬手鑄牢多黨合作政治共識。以喜迎中共二十大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等為主線,開展“喜迎二十大,建功新時代”書畫展、“矢志不渝跟黨走、攜手奮進新時代”等主題教育系列活動20余次和舉辦民主黨派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、《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》座談會、宣講會10余次;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、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為契機,開展民主黨派“黨史學習教育”專題講座6場,舉辦民主黨派“同心大講堂”5場、政治理論培訓班5期;以“弘揚革命傳統,傳承紅色基因”為主題,引導各民主黨派基層組織觀看《槍聲》等紅色主題電影10余場,參觀“陳贊賢生平事跡展”“韶山毛澤東故居”等紅色教育基地23批次。
構筑組織保障新高地,奏好自身建設“協奏曲”。始終支持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,為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提供有力組織保障。支持民主黨派基層組織結合自身組織性質選優和有序發展成員,目前南康區6個民主黨派基層組織,成員151名。2022年新發展成員6人,其中民盟3人,民進1人,農工黨1人,九三學社1人。支持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健全完善日常運行管理機制。支持民主黨派基層組織搭建協商民主平臺,在贛州市縣(市、區)級層面率先建立“統戰之家”,創建民主黨派展示中心、民主協商室等,切實打造了集辦公陣地、交流分享、資源對接、學習培訓于一體的民主黨派服務平臺,實現多方聯動、雙向共享、賦能輻射。
構筑協商民主新高地,奏好履職盡責“進行曲”。始終堅持把支持提高民主黨派成員的履職能力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,不斷創造條件、完善思路,持續提升民主黨派的履職效能。持續暢通建言資政渠道,邀請民主黨派基層組織負責人列席全區重大會議、重大活動,征求民主黨派關于《政府工作報告》等重要文件起草的意見建議,以打造基層協商民主工作站、鄉鎮“統戰之家”為抓手,召開民主黨派協商議政座談會20余次,采納黨派人士對區委、區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46條;持續強化民主監督實效,積極組織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圍繞“加快推進鄉村振興、沖刺5000億現代家居產業集群、打造一流營商環境”等中心工作開展各類調查研究、民主監督活動49次,形成36個高質量調研報告,提交議案、提案123件,為區委、區政府作決策提供參考;持續做好調研成果轉化,健全完善調研成果轉化匯報會工作機制。區委主要領導先后7次召開黨外人士調研成果匯報會,區委統戰部每季度牽頭召開一次統一戰線調研成果轉化推進會,大調研成果充分轉化為實際工作成效,如為推動調研報告中提出的打造人才體制機制示范區落地見效,高標準、高規格打造了南康區人才集團。
構筑服務社會新高地,奏好特色品牌“交響曲”。始終堅持“黨的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,統戰工作就跟進到哪里”的思路,積極整合6個民主黨派特色資源,發展黨派智力、人力、特長優勢,積極推動民主黨派社會服務品牌化、常態化。如民革南康區支部的“同心·博愛”關愛慰問留守兒童,民盟南康區基層組織的“義務法律咨詢進企業”,民建南康區支部的“呵護夢想、助力成才”捐資助學,民進南康區支部的“1%工程”愛心助學公益行和“迎新春送春聯”文化惠民,農工黨南康區支部的“送健康知識下鄉”,九三學社南康區支部的“關愛孤寡老人”等社會服務品牌。據不完全統計,自南康區各民主黨派基層組織成立以來,各民主黨派基層組織累計開展愛心助學等各類公益活動50余場,幫扶學生、孤寡老人等人群200余名,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等社會活動40余次,捐款捐物達30余萬元。